青龙满族自治县科协组织新任乡镇科协到昌黎县、抚宁县和海港区进行现场参观学习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4-11-06 | 点击量:229次为提高乡镇科协主席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现场学习其他县区乡镇及社区科协工作的成功经验。11月5日,青龙满族自治县科协组织25名新任乡镇科协主席、部分县科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分别到昌黎县新集镇小冶村科普示范基地、抚宁县抚宁镇科协、海港区北环路街道办事处科协文博城社区进行了参观学习,得到了兄弟县区科协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
昌黎县新集镇小冶村科普示范基地工作人员为考察组一行介绍了大棚黄瓜的栽培管理、丰产高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考察过程中,大家一致表示,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应该成为全县乡镇科协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以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引领,促进全县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近年来,抚宁县科协不断加强乡镇科协组织建设,完善乡镇科协工作制度、落实乡镇科协工作经费、充分发挥乡镇科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乡镇科协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抚宁县抚宁镇科协主席杨阳首先对抚宁镇科协工作进行了介绍。抚宁镇科协成立于1983年,几年来按照“六有”的原则(即有人员、有场所、有牌子、有经费、有活动、有典型)积极开展活动。全镇60%的村建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建有科普宣传栏,配有兼职科普宣传员。每年都有专门的科普经费,保障科协工作开展。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科技富民、项目强镇”发展方针,抚宁镇科协根据农时季节,依据本乡镇农业产业实际,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满足老百姓的技术需求。根据上级科协安排和本乡镇实际,定期搞好科普大集、科普宣传月和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服务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搞好科普示范典型创建工作,建立科普基地5个,带动辐射基地周边村民1500户,建科普宣传栏20个,科普图书阅览室4个,方便村民网上查阅、学习科普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网上发布公求信息等。
随后,青龙县科协一行参观了冠利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冠利食用菌科普示范基本占地80亩,主要进行一级菌种、二级菌种的培养繁殖,主打品种是香菇、木耳,年利润可达500万元,将辐射带动周边100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
抚宁县科协是国家级科普示范县,在科普工作方面有许多亮点工作,参观考察人员表示,抚宁科协在科普工作方面的工作经验非常值得青龙各级科协学习,通过学习深受教育和启发,暨学到了先进的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经验、又参观了先进的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后要加强两县科协工作的沟通与联系,共同为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做出贡献。
海港区北环路街道办事处科协文博城社区是2014年国家级科普益民优秀社区,社区科协主席详细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发展沿革、基本框架、运行模式、科普网络、科普活动以及推进基层科普工作的成功经验,客观上分析了现行体制的优势和不足;北环路街道副主任刘晓军着重介绍了该街道科协组织机构建设、科普设施建设及科普活动的开展情况。考察人员还观看了社区青少年科普活动纪实宣传片,现场参观了文博城社区的抗震减灾科普馆、小小科技馆、科普图书阅览室、云科普服务终端、科普宣传栏、科普展示墙等各个功能室,对“一台一中心,两角两馆,三场一墙一长廊”等科普基础设施有了直观的认识。参加考察的人员连连称赞海港区社区科普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不愧是国家级的优秀社区,要好好学习这些好经验、好做法。
青龙满族自治县科协主席吴玉双在参观结束后号召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昌黎县科协、抚宁县科协、海港区科协的成功经验,把参加学习的内容做为今后工作的标杆,力争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超越,创造更多的新亮点和新业绩。(青龙满族自治县科协杨晓磊、抚宁县科协陈淑君、海港区科协钱丽梅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