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及组织好启动仪式现场活动的通知
作者: | 更新时间:2021-09-15 | 点击量:182次秦皇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 文件
秦全科组办发〔2021〕4号
秦皇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秦 皇 岛 市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及组织好启动仪式现场活动的通 知
各县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区科协、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事业(院校)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落实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科学院等11部门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好我市科普日系列活动,经研究,制定了《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实施方案》(见附件1),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县区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结合实际,开展好本部门本地区的科普日活动。
按照方案安排,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定于2021年9月23日(周四)9:30开始在秦皇岛市人民广场举行。
各县区、各科素成员单位、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院校科协,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结束后,请认真总结,注重活动的后期跟踪,尤其注意要在“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平台”上传相关图片资料,且活动名称统一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本单位活动名称”。请于10月30日前,将活动总结及音像资料报送到市科协科普部,市科素领导小组将适时对活动开展好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扬。
联系人:郑小明,常玉洁;联系电话:3068277;电子邮箱qhdkxpjb@126.com。
附件: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秦皇岛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1年9月15日
附件
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
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落实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科学院等11部门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为组织开展好我市科普日系列活动,经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总体思路
围绕“以提升科学素质为总体目标,以科技工作者为活动主体,以服务各界群众为根本要求”的活动思路,采取“线上活动为主、线下活动为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立足面向基层、服务发展、惠及群众,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全国科普日市级主场活动和系列活动。
三、活动组织
活动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总体召集,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秦皇岛无线电监督执法局、海港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
各县区、各科素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全市科协组织、各级科技工作者积极行动;广大农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
三、活动安排
(一)全市主场活动: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1、主场地点
秦皇岛市人民广场。
2、活动时间
2021年9月23日(周四)9:30--12:00。
3、参加当天启动仪式人员
(1)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分管领导;
(2)海港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秦皇岛无线电监督执法局相关领导;
(3)部分学生及群众代表(300人)。
4、启动仪式议程
(1)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骆德新介绍2021年“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安排;
(2)市领导宣布活动开幕。
5、现场保障
(1)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活动现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要悬挂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标识,要设立1米以上站位线,同时测体温、扫健康码、出示行程码,并做参展人员签到登记。
(2)安排专门人员协调广场管理处,由科技志愿者协助做好活动安全、卫生、秩序等相关工作。
(二)活动整体安排
1、线下活动:(1)主题展览。配合中国流动科技馆在全市各县区巡展。包括建党百年科技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4部分版块内容,每个版块展板12块,共48块。(2)互动宣传。包括科技专家咨询、医疗专家义诊、航模飞行展演、科普文艺演出、新技术宣介、科技专利保护、心理咨询活动、青少年校外教育成果展、科普大篷车入村行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成果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讲座等。
2、线上活动:科普日活动项目介绍、科普地图导引、有奖网络答题(包括新冠疫情防护、应急安全、低碳环保、科学生活、营养健康、乡村振兴等内容)、全市科技科普成果展、科普基地线上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展等。
(三)全国科普日期间系列科普活动安排
(主要在8月至12月举行)
1.漂流书包科普阅读行动。9月启动后每年延续,市科协、市教育局、秦皇岛图书馆联合开展,委托海港区有关专门机构,面向以海港区为主的全市小学生等低龄群体,用专门数据平台进行科学管理,辅以阅读科学方法、爱眼护眼知识、亲子家庭教育等线上线下科普宣传,用成套的科学机制引导广大青少年开展科学有效阅读,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全民阅读。主要由市科协、秦皇岛图书馆提供科普图书、书包、书签等资源,由市教育局协调部分小学作为试点,坚持图书资源的不断流动和可追踪可管理,努力扩大活动覆盖率和阅读成效,让广大学生和家长喜欢阅读、热爱科学、乐于沟通,倡导“科学的阅读方法、科学的成长方式和科学的生活理念”,进一步推动科学阅读成为秦皇岛人所特有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今年作为启动之年,设置漂流包3000个,科普图书20000册(原则上每个漂流包含书包1个、图书不少于6册)。活动全年4期,一季度一轮换为一期,全年可覆盖全市8万个家庭,至少24万人。活动下一年度可持续。
2.科普日活动项目预告及群众发动。9月初,制作全国科普日秦皇岛系列活动H5预告片并在全市广为传播。在9月至12月期间,各分会场科普日活动、基地(院校)开放日活动、县区科普日重点活动等将在“秦皇岛科普地图”专门标注并实现图标闪动和手机导航功能,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科普地图,需关注“秦皇岛科普”微信公众号,在“云科普”栏目中点击“科普地图”即可进入)
3.基层科普风采图文展。9月中旬,围绕“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面向大众宣传展示各级基层科普组织科普工作风采。按照“围绕建党百年,回望创新发展;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梦想;倡导绿色发展,服务生态建设;立足全面小康,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明实践;宣传科学素质纲要,推动贯彻实施”等内容提供图文资料展示各级科协风采,通过秦皇岛科普微信公众号、秦皇岛科技工作者之家等网络媒体进行展播。全市统一设计格式,内容由各县区科协、各基层科协组织提供。
4、科普基地微视频展播活动。9月至12月,展示全市各地市科协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30个典型科普基地的科普工作及活动。
5.校园开放日活动。9月至12月,市内部分高校科普资源、科学实验室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进行有序开放。要注意做好疫情防护,鼓励进行网络预约,保证合理人数。
6.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9月至11月,在县区科协及相关单位指导下,部分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开放(有门票的至少半价优惠)。
7.科协会员畅游活动:立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科技工作者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10月至12月,联合市旅游委共同举办,应用科协会员管理网络平台及手机管理平台,凭科协会员电子认证资格,免费或半价以下赴全市部分旅游景区进行游玩。
8.青少年创新大赛。由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举办,11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活动。由市科普研究会具体承办。
9.科普巡讲活动。9月至11月,部分学会及院校科协在全市范围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科学健康生活、疫情形势下心理调试”等主题,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开展科普巡讲等活动。
10.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弘扬科学精神,12月底前,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在各级党校开展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知识、科学决策及科技创新培训。
11.县区科普日活动:9月至10月,各县区分别组织科普大集、科普演出、科技下乡、科普讲座、科普电影等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12.新闻媒体科普日活动:重点是9月份,全国科普日举办前后,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社会宣传。利用电视台、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系列报道。尝试在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加强科普宣传。
(四)网络媒体发动及技术保障安排
1、科普日重点活动,将在网络媒体及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
2、开设“抖音”科普直播号进行直播及互动。
四、职责分工
(1)市科协、市科素办负责总体统筹设计,协调市直部门参会,组织专家、科技工作者参与各分会场活动,组织视频联线及网络直播,提供相关活动经费保障。
(2)海港区负责启动仪式现场学生及群众等人员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普基地参展,本区特色活动、科技成果展示。
(3)市委宣传部、市级新闻媒体等部门做好相关宣传报道。
(4)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秦皇岛无线电监督执法局等部门负责指导县区相关部门组织谋划好相关特色活动。
(5)未尽事宜,由市科协(市科素办)具体牵头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