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名家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科技工作者之家 >名家风采

科普情怀 晚霞满天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3-08-20 | 点击量:631次

组建市抗癌协会、成立抗癌俱乐部、普及抗癌知识,让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刘永生与科普结下了深厚的缘分。16年里,他搞调研、编资料、讲科普,不知不觉科普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多年的付出让他荣获了秦皇岛市政府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和首届“秦皇岛市科普事业贡献奖”。

回顾刘永生多年走过的科普之路,或许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或许是医生的职业使然,他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疾病防治知识宣传中来,他常说:“科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业,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一种幸福。”

宣传防癌抗癌知识,关爱癌症患者

作为秦皇癌症防治工作的领军人物,同时又是一名医者,刘永生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再清楚不过。1996年5月20日,面对人们防癌抗癌知识的匮乏,时任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的刘永生组织成立了市抗癌协会,他担任协会理事长。同年5月29日,协会成立了癌症康复俱乐部,组织癌症患者开展各项康复活动。开始时俱乐部只有十几个人,在他的努力和感召下,如今俱乐部已发展到200多人注册。他关爱每一位病人,凡是参加俱乐部的癌症病友从来不收一分钱,全部免费传授防癌知识,每年免费为癌症患者体检一次。同时每周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体抗癌活动,除了邀请专家讲授心理、饮食、运动等抗癌知识以外,还举办抗癌明星表彰大会、成立合唱团、组织癌症患者互相交流抗癌防癌经验。同时,他非常重视患者的心理精神康复工作,为此经常组织患者到市内各个景区参观游玩,唤起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共同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患者抗癌成功,如抗癌明星孙立清,康复后创办了一支业余京剧演出团,到各地演出;抗癌明星高晓霞,康复后创办了营养师学校,投入到健康饮食科学养生知识的宣传普及事业中。

从80年代末开始至今,每年都有许多癌症患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北戴河进行疗养康复。刘永生带领协会会员年年坚持前往免费为患者义诊咨询、讲课。每年4月15日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刘永生都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和俱乐部成员参与,上街开展义诊咨询工作。同时围绕当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他将防病治病的偏方、食疗方法、心理康复,本着调身先调心的原则编辑成抗癌简报,免费向群众发放。每年的科普宣传周、科普日等大型活动,都能看到他为群众义诊咨询的忙碌的身影。市抗癌协会的许多活动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多次给予报道。

用心钻研矢志不渝,宣讲保健知识

在长期防治宣传实践中,刘永生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为了系统地向人们介绍科学防病知识,他潜心研究,针对不同的人群,撰写了多本科普读物。多年来,由他主笔或参与出版的科普书籍多达十几部,如《肿瘤放射治疗问答》《治癌处方大全》《恶性肿瘤治疗方案荟萃》《中华常见病研究》《简明疼痛临床诊治》《癌症的防治》《恶性肿瘤中西医诊治》《认识人类传染病》《心病心来医》等等,共计366万字,发表论文120多篇。这些数字对于科普专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位年愈七旬的老人,实数难能可贵。其中《肿瘤放射治疗问答》获市级科研进步奖一等奖,《晚期肝癌放射治疗》获荣誉奖。2008年11月6日,他将自己所著之书全部赠送给市图书馆收藏,为此他荣获了秦皇岛市图书馆读书成果奖。

他坚持编写防癌抗癌知识资料。如《秦皇岛市抗癌报》,每年编写1-2期,免费发放。还有《肿瘤防治康复手册》《中老年健康养生知识汇编》,免费为群众发放。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科普工作经验,他的从医生涯也使他在科普过程中有着很强的说服力。他深入社区、机关单位、部队及周边县区义务讲课,讲授医疗保健常识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引导人们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市科普讲师团的首批成员,在“社区科普大讲堂百场巡讲”活动中,他总是认真备课、精选题材、精编课件,尽心尽力,力求完美,就中老年保健等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地进行讲解,耐心回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刘老师平易近人,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易学实用。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市电台《健康大家谈》讲座栏目。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钟情科学研究

面对秦皇岛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的趋势,看到病魔给患者、家人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巨大损失,身为市抗癌协会理事长的刘永生,始终不忘促进全市抗癌学科发展的职责。多年来,他积极组织举办各种防癌抗癌学术会议,对提高秦皇岛癌症诊疗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市抗癌协会学术交流大会,成功推广普及了抗癌医疗新知识、新技术,推动了我市肿瘤的防治工作,普及了防癌抗癌知识,激发医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意识。

为提高市内业界癌症治疗水平,市抗癌协会多次举办肿瘤学习班,如在抚宁县医院进行的肿瘤学术讲座,刘永生主讲了肿瘤防治知识及常见肿瘤病的诊治,有效提高了县级医院肿瘤医疗水平,为医院成立肿瘤科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他的带领下,市抗癌协会还组织承办了全国第三届肿瘤化疗学习班。来自全国的抗癌专家参加了会议,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孙燕教授(院士)、中国药物研究所韩锐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上海药物研究所胥斌、上海胸科医院化疗教授廖美娟、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潘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对肿瘤化疗国内外新知识的推广和运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还积极参与遵化市药物研究所对麝香药物开发研究,麝香207及复方制剂的抗肿瘤实验和临床研究。当时药名为“安托可金”胶囊。经过药理、毒理实验,直到临床应用。期间,他多次去北京与中国药物研究所韩锐教授协商各种实验,并形成报告。在临床实验中又与河北医大第四医院进行了临床观察实验,证明了“安托克金”的治疗作用。此项研究获得了国际学术会议的奖励。为了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病痛之苦,刘永生开始了癌症疼痛药物的研究,经过反复推敲、探索,刘永生研制出了多种外用治疗方案,经临床实践,证明简便易行有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之苦。

调查农民健康状况,关心农民疾苦

农民健康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无法实现小康社会,关注农民健康,为农民健康服务,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刘永生向市政府申请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三区四县的农民健康状况,并撰写了专题调查报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调查发现农民健康状况较差,卫生医疗设备缺乏,健康养生防病知识缺乏,往往在疾病的初级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发展到疾病晚期,因病致贫。通过这次调查,为市相关部门提供重视农民健康,改善基层医疗条件的依据。时任市委书记王三堂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关心基层农民的健康,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面对科普工作中的“出色成绩”,他平静淡然,“其实人活着就要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出一点力,是科普工作者应有的良知。做科普工作持之以恒是最重要的。”一个年过古稀而依然饱含激情的老科普工作者的斩钉截铁的话语让人敬佩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