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健康卫士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3-08-20 | 点击量:394次他负责百姓的食品肉品安全,他三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动物防疫第一线,他为保障群众吃上“放心肉”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秦皇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鹤飞。
1959年出生的李鹤飞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30年来,他长期奔走于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场,为养殖户送去“灵丹妙药”,为百姓餐桌贴上“放心标签”。
一提到李鹤飞,熟悉他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凭着对畜牧兽医工作的一腔热情,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他都坚持深入基层搞调研,蹲下身子查疫情。常年走在动物防疫最前沿,实地调查疫病发生情况,摸清疫病的发生规律,掌握发生动态,充分利用自己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带领团队分析会商,科学准确地预测动物疫病发生动态,总是能够尽快诊断破解并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养殖户来说,李鹤飞是贴心人,是生产中的护驾者。他经常深入养殖户家中和养殖基地,现场指导养殖户科学有效地防治动物疫情,解答基层动物卫检人员和群众的生产实际问题,深受广大群众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好评。
伪狂犬病毒主要危害仔猪,死亡率达9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他急群众之所急,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猪场,现场指导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了猪病防治、猪繁殖障碍性疫病预防与控制等问题。
他经常深入市内各个种鸡场,检查垂直传播疫病净化与防控措施。在他的指导下,种鸡场防疫工作逐步规范,添置防疫消毒设施,严格执行消毒防疫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消毒防疫措施,实现了科学饲养。
不仅如此,他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2005年11月3日,当他得知与我市临近的辽宁省黑山县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防控建议,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同时,他组织动物防疫人员,认真制定防控措施,全方位开展防控工作,成功地阻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入,确保了全市畜禽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为此,他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动物防疫先进工作者”和“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先进个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食肉安全无小事”,这是李鹤飞时常和他的同事说的话。为此他尽职尽责,私毫不敢松懈,每季度组织开展全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考核一次。深入县区检查规模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对动物卫生监督责任制落实情况、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科学防控,确保为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肉制产品。
2008年奥运会期间,他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产地检疫项目研究,探讨产地检疫的新模式、新方法,改变终极检疫理念,探索日常监管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新途径,推行检疫标志和检疫申报制度,对动物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进货登记、销售台帐制度、公示检疫证明,积极探索建立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体制,加强奥运期间动物产品供应基地的检疫和监督工作。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成功地完成了迎奥运动物产品安全供应测试,确保了奥足赛动物产品的安全供应。
上海世博会前夕,为做好供沪产品的安全供应,他带领技术人员先后4次深入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和三融食品有限公司,认真查看屠宰加工车间、冷库、化验室,对公司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并就肉鸡入厂、宰前、屠宰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等源头食品安全控制、生产过程、成品出厂等产品质量控制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是他追求的目标。就是凭着这种勇于创新的拼劲和坚持不懈的韧劲,李鹤飞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掌握了精湛的专业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多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鸡、猪疫病防治研究方面,创造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免疫程序。
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量的满足,更追求质的提高。2011年,在“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中,李鹤飞深入青龙满族自治县友田牧业有限公司、八道河镇动物防疫监督站、帅兴牧业有限公司检查督导“瘦肉精”监管工作。并根据调查情况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瘦肉精”检测方案,即实施动物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同步实施工作程序,实施主体为市和各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及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乡镇站的检疫人员,负责出栏环节、屠宰环节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同步实施工作。经过努力,从源头上解决了不合格肉品上市的隐患,并建立了长效检测机制,检测成功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
由他参加的《商品肉鸡高效生产规范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肉鸡标准化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猪优良新品种及配套集约化增产技术推广》3个项目,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其中《商品肉鸡高效生产规范化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还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具有重要实践应用价值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主持的《肉仔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程序的研究》项目,居国际先进水平,荣获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省畜牧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参加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其特异免疫预防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科研和推广课题经应用后,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9年,他主持的“出口肉鸡药物残留控制技术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利用这一研究成果,探索出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肉鸡不同饲喂方法所产生的休药期,建立了《鸡肉中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填补了省内空白,充分考虑鸡肉中药残检测的实用性,使检测精确限达到0.002-0.006 mg/Kg,提高了鸡肉产品的质量,简化了检测程序,降低了企业的检测费用。他还制定了《出口肉鸡药物残留控制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利用这两项技术分别编写了省级地方标准,对提高肉鸡的生产水平、促进肉鸡养殖业健康发展以及推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两高一优”畜牧业和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另外,他在国家级期刊、省级杂志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14篇,主要有《应用鸡新城疫V4株弱毒疫苗控制鸡新城疫疫情》、《Dot-ELISA检测猪瘟抗体》、《种猪伪狂犬病带毒免疫》、《动物疫病流行趋势分析》、《集约化养猪场种猪免疫程序》、《出口肉鸡药物残留控制技术》、《动物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实施工作程序》等。由他主编的无公害农产品高效生产技术丛书—《肉鸡》,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李鹤飞,这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对待工作只言责任、不讲情面,只求奉献、不期回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全部精力和智慧,为百姓的食肉安全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畜牧部门的表彰,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秦皇岛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四批学术带头人、秦皇岛市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