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名家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科技工作者之家 >名家风采

真情总为果农系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3-08-20 | 点击量:451次

二十多年的林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让她成为了果农心中最务实的林果专家;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真诚服务农民的炽热衷心,让她成为了果农最信赖的“贴心人”;运用科技力量助推林果产业升级,让她成为了果农科技致富的“领路人”。她就是河北省林果技术咨询专家、市林业局农业推广研究员师淑亮。

1982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系的师淑亮,1986年调入秦皇岛市林业局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如今已经整整25个春秋。25年来,她把秦皇岛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化做了汗水洒落在这一片土地上。    

  

跑果园 访农户 整天围着果农转

师淑亮的脚步总是匆忙的,她常常穿梭于果园和单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全市大大小小的果园不知走了多少遍。

因为她深深懂得,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果园,多做试验调研,多与果农进行面对面的真诚沟通交流,手把手的传授,才可能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进而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党和国家的培养。为此,她持之以恒,常年坚持自觉主动地抽空骑车或乘公交车下乡,为果农上门服务。  

她心里装着果农,无论果树出现什么问题,不仅随叫随到,还常常是“药到病除”。抚宁杜庄大深港的果农关福军面对长势弱、流胶病严重的大樱桃树,一筹莫展,他一度想刨掉算了。师淑亮听说后立即前往果园,教他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及时刮治病部,树势很快得以恢复。每年她深入果园的次数都在50次以上。特别是果树生产的关键时期她一定要去亲自指导,不去不放心。她常说,时令季节不等人,果树季节性非常强,如果把这个季节错过了,一年就没收成了。

果农们不会忘记,是师专家一次次地入村进园、参谋支招,送资料、打电话,从关键技术到综合措施,由整形修剪、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帮助指导及关键技术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果园成为连年优质高效、花果飘香的示范园。

果农们不会忘记,当他们备用于扣棚的桃苗长势弱、叶发黄、大樱桃叶焦边、枝停长、大樱桃流胶病极严重时,是师专家放弃周末休息,第一时间为他们带来相关资料,提出有效综合对策。

果农们不会忘记,是师专家及时为核桃苗进行“诊断”,并开出防治良方,才使他们的核桃苗得以保住。

常年的下乡实践,师淑亮的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她逐步学会了运用综合措施为果农参谋支招。先后帮助相关果园解决了大樱桃适龄不结果或结果少、樱桃树流胶病极严重、桃、梨果园效益低下、高档优质苹果比率低、无核早红葡萄难获优质高效以及食心虫、卷叶蛾等测报防治等问题。使抚宁县、海港区等3个果树基地联系指导村、60余户果农调研指导户等率先从中受益。经她不懈努力,在全市培育树立大樱桃、苹果等典型示范园6个,示范带动了优质高档无公害果品产业发展。果农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师淑亮:“三天两头跑果园,整天围着咱果农转,讲课细致又耐心,指导支招最灵验。”这正是她为果农服务的真实写照。

  

用真情 办实事 甘于奉献为百姓

在师淑亮的生活里,没有追名逐利的苦恼,更多的是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给她带来的满足,果农丰收的喜讯给她带来的快乐。多年来,她一心扑在果树事业上,对果农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她常说:做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其实就是做一份良心工作,这关系到果农的切身利益,只有为他们服务好了,心里才觉得踏实。

2008年,师淑亮了解到,三个城市区与昌黎县、抚宁县不少果树基地多种果树出现叶片焦边、枯尖,有褐斑或褐枯,甚至叶花果全部脱落的现象,导致减产减收50%以上的约有0.87万亩,占区域果树面积12%,甚者几乎造成绝产,受害果农苦不堪言,相关果业基地受到威胁。看着心急如焚的果农,她比果农还着急。为了找出原因,她深入5个县区近20个果园进行调研走访,不顾除草剂呛人的气味,先后在盆栽花和院里樱桃树上进行试验。为获得更精准的诱因,又积极争取在市科技局立项,深入到抚宁县杜庄乡小深港等果园进一步试验调研。当找出原因后,她多次编写刊发并邮寄“致果农朋友一封信”、“对大田狂用除草剂所致危害的调查及建议”等,提出了正确引导、科学有效调控等对策,其撰写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被采纳。

奉献就是付出,为果树看病,她从不讲条件。只要果农有需要,她就不分酷暑寒冬,无论工作日、休息日,不论寒风酷暑、刮风下雨,不管多忙多累、路途多远,一定是有求必应。一年到头,一天到晚,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一次,当听说抚宁县北街樱桃户3月中旬还未开始修剪,第二天她就亲临现场指导督促。为使相关果农用上相对质优价廉的果袋以及科学测报的诱芯、杀虫灯等,她总是通过多种渠道调研、并多次垫资统购。2007年3月底的一天,当她得知每个苹果袋即将涨价4厘钱的消息后,从家里拿钱,冒雨骑车去邮局为果农垫付汇款。返回单位时全身早已被淋透。她常说,只要能给果农节省点成本,增加点保险系数,自己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为指导果农在品种、用药等方面能够做到优选优种,她先后主动将“151人才”的千元奖金和千余元工资用于大樱桃、梨和葡萄等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以及绿亨1、2号与树枯灵等农药的购买和试验,在自己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正确引导果农及时采用良种良策,实现优种高效。一次,北戴河丁庄樱桃户使用了生长延缓剂PBO后,那翁大樱桃品种出现严重药害,导致较重的枯枝死树。对此,她主动为果农维权,先后与农药研发销售者交涉了十多次。期间,为安慰受害果农,她自己先掏出一千元。最后通过据理力争,终于为果农讨回了2000元补偿款。

为了果农的致富和权益,师淑亮付出了常人难有的艰辛和汗水,也收获了果农的认可与赞美:“人民公仆、百姓亲人”、“品德高尚、无私扶贫”。

 

传技术 搞调研 助农踏上致富路

为了使果农达到低投高产,师淑亮不只满足于做好技术服务,而且还积极帮助果农引进新的果树品种和先进技术。她走到哪个果园,就把“优种优质”、“适地适栽”、“科学促控”、“测报防治”以及“合理整形、因树修剪”等先进理念与科学技术传播到那里。

海港区东付店果园的管理水平以前属中等偏上,存在着树形不当、通透性差、果袋质量次、精品果率低等问题。经过她悉心培育,引荐并采用北京中日友好观光果园基地主任研发的“小冠开心形”,强化疏除果量,套用优质果袋,实施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等,使其精品果率得以显著改善。果农李铁梁高兴地说:“我们园的苹果个大香甜、色泽亮丽,基本都是精品,今年较往年价高六七角钱,并已批量卖到天津,这全靠师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2005年上半年,秦皇岛温暖多湿,降雨量是常年同期的3.7倍,当地桃、梨、苹果、核桃等多种果树病虫害普遍严重,多数果园病叶病果率高达20%—80%,甚者近于绝收;主要树种也有病果少、效益高的好典型。面对如此沉痛的教训和多年难遇的典型情况,她毅然做出决定,组织技术骨干调研、筹资编书服务。于是,她组织十多名果树技术骨干,深入果园农户,调查总结特殊年份各相关果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连续多日的下乡调研,个中辛苦自不必说,午饭一、两点后吃,晚上九、十点钟回家是常事。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加班整理归纳白天的调研情况,常常是一晚上只休息三五个小时。就这样,她亲自调研总结了12个果园相关的技术实例,并从6种近百本专业杂志与权威书籍上,精选摘编了各主要树种的优新品种,同时综合基础知识、行业专家的优新研究成果和各地发生的霜冻害、药害,以及多个树种20多个果园的关键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11月,她自费主编的《果园优新技术实例》终于出版了。此书先后印7000余册,全部低价销售或赠予了广大果农与科技人员。该书被果农和业内人士誉为“防灾的警钟、致富的帮手、节支的参谋、绿色的通道”。

如今,经她培育宣传的典型园,有的已带领周边果园壮大成为水果专业合作社,还有的果园已成为观摩、学习取经的示范园。

为使果农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品能卖个好价钱,她还经常主动帮果农调研果价走势,联系水果商贩,帮助果农将优质果品卖到北京、天津等地,帮助果农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左右。她凭着勤奋的敬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不仅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也实现了“尽快让更多果农富起来”的庄严承诺。    

重学习 勤思考 倾心研究硕果丰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为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师淑亮经常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各类林果科技书刊,不断吸收优新技术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不忘对果树“乡土人才”常年在生产实践中切身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她先后通过入园访户、充分交流,撰写并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了东付店园“以马唐为主的苹果园巧生草技术”、山海关果农“棚室大樱桃连年稳产高效生产技术”等。

她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优质高档苹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保护地果树优质栽培技术推广”、“设施经济林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等12个果树科技推广项目。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大面积示范推广,累计创经济效益9.6亿元,其中有8项已获市厅级或省部级一、二、三等奖,2项已完成验收鉴定。通过项目推广与试验调研,先后撰写并在《中国果树》等刊物上发表了“甜樱桃丰产技术简介”、“玫瑰香葡萄在河北秦皇岛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等重要文章,先后有9篇论文获特等奖或一等奖。

此外,她还主编印发《实用林果栽培技术》,参编出版了《绿色证书培训教材:果树栽培》《中国经济林全书》等。在下乡之余,她还时常根据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多数果农的咨询,撰写科普文章110余篇并在省级以上报刊和《秦皇岛日报》发表,并为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做专题节目近20期。她先后主笔编写(修订)和主审果树栽培技术规程、果树无公害生产技术等32项次,并在市电台做技术规程或无公害技术讲座百余期。她组织实施、督导了全市无公害果品基地认定、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推广和果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工作。在师淑亮和广大果树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全市果品产值近年来不断攀增,如今果品第一产值已近20亿元。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师淑亮以她无私的奉献、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果农的爱戴和组织的认可。她曾多次被评为市林业工作、科协工作、“省林业‘16推’工作”、“食品安全工作”等先进个人,先后荣获“河北省林果业优秀咨询专家”、“市151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06—2008年度秦皇岛市职工劳动模范”“秦皇岛市建功立业职工明星”等称号。

上一篇: 绘就彩虹驻人间 下一篇: 百姓的健康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