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彩虹驻人间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3-08-20 | 点击量:495次魏云祥,中铁山桥集团总工程师,中国铁道学会桥梁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茅以升科教基金会桥梁委员会委员,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铁道学会先进个人、中国中铁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对桥梁情有独钟
魏云祥198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南交大桥梁及结构工程系,并于1998年取得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大学毕业那年,有多个地方可供选择,他却选择了山海关。这一呆就是26年。
问起魏云祥,为什么会与桥结下不解之缘?他总是笑着回答:“造桥铺路,积德行善。”就是怀着这样一颗虔诚的心,他把造桥当做了终生事业。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毛泽东主席当年为武汉长江大桥慷慨题诗,记下的隽永一笔。魏云祥对桥有着深刻的理解:“桥是人类发展的使者和帮手。没有桥的发展是艰难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名城,因为没有桥而水运式微,日渐衰落。桥让城市与城市相连,让信息与信息交汇。”为此,他对大桥情有独钟,建桥,是他全部的工作。
多年来,他凭着对桥梁事业的无比挚爱,秉持着“建一座大桥,立一座丰碑,开一方市场,育一代新人”的造桥理念,在桥的世界里辛勤耕耘,演绎着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天津海河桥的生死之战、润扬长江大桥的雪中送炭、南京三桥的锦上添花、苏通大桥的再创辉煌,许多地方引以为豪的地标桥梁,都留下了魏云祥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身影。颇让他自豪的是,世界上跨度名列三甲的斜拉桥都是山桥集团建造的,他有幸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造桥大国,但还不是造桥强国,作为一个造桥人,有责任和义务在中国从造桥大国向造桥强国迈进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魏云祥如是说。
靠严谨成就经典
责任高于一切。魏云祥深深懂得,造桥是百年基业,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对桥的寿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涉及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一个造桥人,魏云祥作风严谨,把桥的质量看做桥的生命,严格工程管理,坚持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他说,虽然近十年中国建桥很多,但是为了打入国际市场,通过国际认证,必须对桥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每一个细节都要经得起考验,他一丝不苟的设计广获好评,由他参与设计建设的九江大桥在合龙时被专家称为“设计一流、制造一流、架设一流”。
2009年,德国为多瑙河大桥选择制造商,中铁山桥凭借百年造桥历史、过硬的造桥技术和质量以及国内造桥界的领军地位一举中标。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以认真和严谨闻名的国度,他们对铁路桥梁的技术要求异常严格。然而在一个个苛刻要求面前,魏云祥带领的山桥人以技术、生产、质量等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创造了无返工、无投诉、无索赔的奇迹,无论是德方驻厂代表、总承包商,还是德国焊接协会和业主德国铁道公司,严谨的德国人在中国人面前叹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严谨成就经典。他先后主持完成的工程项目取得了多项省部级、国家级成果: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苏通长江大桥项目获鲁班奖(相关课题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项目获重庆市巴渝杯奖、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项目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称号。其中长江上唯一一座由斜拉和悬索组合成的特大型桥梁——润扬长江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综合体现了时下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他带领他的技术团队,精确控制各环节质量,创新工艺水平,制造出了当时国内外质量一流的钢箱梁,获得专家称赞。2010年,润扬长江大桥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苏通长江大桥的中标过程,至今仍令魏云祥心潮澎湃。“做标书的时候我们集中在一起,在招待所里一待就是20多天,每一个方案,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制作工艺、制作方法都逐页逐字地明确,其中几个老专家精益求精,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差。压力非常大,但是压力也是动力。”他感慨地说。
质量赢得信誉。仅2011年,中铁山桥集团在钢结构市场上连续中标多座万吨级大桥的制造合同;最近几年里,制造跨长江、越黄河的钢桥数字不断被刷新……
用耕耘收获精彩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魏云祥带领他的技术团队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刻苦钻研,大胆创新,积极进行行业前瞻性课题攻关,先后主持完成了多座不同结构形式的特大型钢桥的制造,特别是铁路钢桥,同时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仅2011年他就主持了国家重点工程《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制造及运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500MPa级高强度钢在铁路钢桥中的应用前期试验研究》、《时速350公路客运专线高速道岔》项目、《哈尔滨道外二十道街松花江大桥及引道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项目等,共获得国家科技拨款160万元。他还负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及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工作,为企业享受税收优惠3960万元。
他是一个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的人。他主持编写的《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是我国铁路钢桥建设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他主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郑州黄河大桥等桥梁工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跨度钢桁梁桥制造新技术研究》课题攻关,解决了板桁结构、弯折形整体节点等新结构带来的大构件制造、多焊接、多面栓孔、构件精度要求高的难题,创造了弯折形及板桁结合式整体节点弦杆制造新技术和整体钢桥面制造新技术。他与相关科研院所联合,主持完成了新型铁路高强度桥梁钢Q500qE焊接技术研究与应用,成功解决了焊接接头高强度和高韧性等技术难题;他主持的《一种桥梁用Q420qE级超低碳贝氏体钢的焊接方法》课题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他主持的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公铁两用)钢梁的制造方案设计、焊接试验工作,在国内首次成功地采用了梁段立体匹配组焊预拼装并行、梁段整体滑移装船下水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长期的工程实践和不断地学习创新,使他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结构体系、各种材质和各种工艺的桥梁设计。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近5年来,魏云祥带领他的团队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提质降耗、革新发明等项目课题300余项。取得国家级成果5项,省部级成果1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主编3个行业标准。参加的大型桥梁项目获得2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1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4项国家詹天佑大奖、5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河北省“讲理想、比贡献”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铁道学会先进个人、中国中铁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多次作为专家被邀请参加国家、铁道部和交通部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论证、规范审查、科研成果评审工作,如时速250KM客运专线铁路钢-砼结合梁施工图审查、宜万铁路桥万州长江大桥吊杆风动试验研究成果评审、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钢结构制造安装方案征集评审等。、
“惟愿长桥飞架,天堑变通途。”魏云祥说,他要让更多世界级桥梁实现中国造,让一道道彩虹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