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名家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科技工作者之家 >名家风采

用心抒写医者情怀

作者:admin | 更新时间:2013-08-20 | 点击量:584次

提起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刘兰祥的名字,认识他的人无不为他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所折服,为他那质朴纯真、平易近人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工作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

刘兰祥,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放射学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河北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在近3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走出了一串坚实的足迹,深受广大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先后荣获秦皇岛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市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勇担重任,开拓创新争创一流

1998年底,刘兰祥勇担重任,负责组建市第一医院核磁科。在组建过程中,他深感责任重大,立志要开创医院核磁领域历史的先河,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实现新的突破。组建之初,他带领科室成员从制定科室建设规划、建立会议记录制度、完善医学教育研究及管理制度入手,为科室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医院不断加大学科资源的投入,引进了国内先进的1.5T核磁机,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设备保障,医疗质量因此得以不断提高,多年来无一起医疗事故发生,临床效益、人均经济效益及检查患者数量也逐年增长,诊断符合率超过95%。

刘兰祥深知,学科的发展必须要有特色,必须要拓宽服务领域。为此,他带领全科同志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寻找科室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同时千方百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核磁特色服务,积极开展优势项目。其中开展的早期脑梗塞检查、门脉造影检查、壶腹区病变的鉴别诊断、腹部及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及垂体微腺瘤的动态扫描分析等服务项目具有较为深远的临床意义。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艰苦的努力,他带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核磁科以坚实的步伐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为核磁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2008年9月市卫生局进行的全市重点及重点发展学科重新评审工作中,核磁共振诊断专业被评为医学特色专业,为开展新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并在相关学术领域走到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这对为此付出大量心血的刘兰祥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馈赠和褒奖。

执着勤勉,用心抒写医者情怀

刘兰祥热爱自己的专业,他始终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刻苦钻研。作为影像学专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岗位的负责人,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基础工作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虚心向专家学习、请教,他带领他的团队开展了《中场强磁共振机诊断急性脑梗塞》研究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方法,并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又完成了重大科研课题《腰椎间盘涵水能力与腰腿痛的关系》,该成果用普通X线摄影的方法,从基础理论上解决了腰椎间盘涵水能力与腰腿痛的关系,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他研究的《发泡剂加小钡条诊断糖尿病胃轻瘫》项目方法新颖,国内领先,临床实用性强,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领导完成的《中场强磁共振机手推造影剂三维增强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这一国内领先项目,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他主研《头颅影像诊断帮助系统》,该成果利用计算机与影像诊断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上解决了影像信息化与临床教学的关系,获当年市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这不仅是他技术水平的又一次突破,也标志着医院在MRI应用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今后的影像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把病人当亲人,把工作当乐趣,把医术当艺术,把一生献给自己热爱的事业,是刘兰祥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一次工作中,他细心注意到很多儿童被误诊为副鼻窦炎,给患者及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身体及经济损失,他翻阅了大量的技术文献,并经常请教北京、天津等多所著名医院的专家,经过反复论证研究,为此,2005年他又作为第一主研人成功完成的《100例儿童副鼻窦正常发育的MRI分析》科研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研究的成功,为儿童患者带来了福音。《反义存活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联合抑制骨肉瘤干预性治疗研究》荣获2008年市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此成果不仅填补了市内空白,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激励创新,科研管理业绩骄人

2007年6月,刘兰祥走上了管理岗位,担任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副院长。作为主管科教工作的副院长,他注重培养人才,提出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

他重视科研工作,先后制定完善了各种科研管理措施,加强科研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为提高医院科研水平,激发医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采取多种奖励机制鼓励科研创新,加大对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的奖励力度,鼓励医护人员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制定完善了《关于论文奖励的规定》、《关于SCI收录论文奖励的补充规定》、特别对SCI收录的论文,分别对文章第一作者给予奖金和科研经费奖励,奖金数额与影响因子挂钩,加大对省市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进修人员奖的奖励力度,完善了科研论文发表与报销、科研立项成果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机制上为科技创新铺平道路,使科研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调动全院卫技人员积极性,促进全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科研项目本着加强横向联合,坚持互为主、互为辅的思想,提倡搞大科研、大项目,以院与院联合、科与科联合的形式提高科研档次。同时对有资金支持的项目予以1:2资金配套,科研投入大幅提升,充分调动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在全院营造出了重科研、搞科研的浓厚氛围,三年中医院获省级二等奖一项,省级三等奖四项,创建院历史辉煌。

在抓好医院管理的同时,刘兰祥潜心钻研业务,在科研攻关、推广医学科学技术方面成果丰硕,先后获得省市科技成果16项,撰写国家级、省级学术性论文60余篇,参与编辑《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学》一书,并主要负责编写《脊柱MRI扫描技术》一章,培养核磁影像专业研究生4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兰祥同志超前的思维意识,较高的管理水平,创新求实的科学精神,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可贵品质,良好的科学道德学风,赢得了人们的掌声和敬重。

上一篇: 一路追求一路歌 下一篇: 绘就彩虹驻人间